中医药在南非:更好地为民众健康服务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曼玉 300多年前,清政府派21名工匠来到南非;18世纪末,英国雇用了2000多名中国劳工来到南非,中医药随即随着华人移民落居南非。20世纪末,中医药在南非仍属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曼玉
300多年前,清政府派21名工匠来到南非;18世纪末,英国雇用了2000多名中国劳工来到南非,中医药随即随着华人移民落居南非。20世纪末,中医药在南非仍属“非法”。1990年以前,全南非华人诊所只有40余家,以针灸、推拿、骨伤为多,规模极小且集中在大城市。这样的僵局在1998年中南两国建交后被逐步打破,中医药在南非的发展有了明显的改善,并于2000年确立了合法地位。
从“非法”到“合法”,中医药在南非走过了怎样的道路?中医药人如何主动适应并突破发展的瓶颈,更好地为南非民众的健康服务?
在科技部国际培训项目“中医药临床实践与研究进展高级研讨项目”的背景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赵静教授作了《南非中医药发展现状与分析》的研究。该研究表明,目前,针灸、中药等在南非取得了一定发展,但是中药尚未形成规范化、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中医药应用规模仍然不足,且中医药教育的发展并不完善。“为南非民众增进健康提供新选择和新途径,是我们需要持续推动的事。”赵静说,希望中医药在南非乃至全世界获得更大的机遇。
中医药在南非合法化
1998年中南两国建交后,系统学习过中医理论又具有临床经验的我国中医人员相继来到南非。1998年年底,约翰内斯堡开设了第一家综合性中医院——“中国中医诊疗院”,并附设“中国大药房”,其余如“中医骨伤诊所”“中医针灸诊疗所”“妇科诊所”等在南非各地开业,获得口碑并有较好的影响。
随着针灸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2000年10月,南非政府通过法令,确立了包括中医针灸在内的补充医疗的合法地位,政府组建了联合卫生委员会,包括中医针灸在内的疗法在该委员会注册。
2004年,南非完成了首批中医针灸医师注册,依据知识层次,分为中医师与针灸师两个层次,有400多名中医针灸从业者获得合法注册;2005年,南非举办了历史上首次中医师永久注册考试,百余名华人通过考试获得了南非卫生部颁发的终身中医师行医执照。此后,南非卫生部每年都举行中医师永久注册考试,中医师执照获得者在按要求参加在职训练后,加入意外保险,发生医疗纠纷时可以获得保障;患者接受中医治疗所发生的费用将涵盖在医疗保险之内。中医医疗在2011年正式纳入南非医疗体系。
赵静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中医药想在非洲发展,需要在政府认可中医药合法地位的基础上,规模化、产业化、规范化发展。“我们可以针对当地高发病,如传染病、感染性疾病、外伤等,加强相关有效中药的出口与研发,在惠及当地民众、增加接受度的基础上,促进中医药在南非的应用与推广。同时,可通过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并公开可用信息,保证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标准性,进而实现对传统医药法律建立进行专门的制度制定,形成对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框架,明确相关的权利、义务以及法律责任。”
中医药为南非民众提供新选择
赵静介绍,当前,南非医疗卫生体系由公立和私立两部分组成,其中私立医院集中了大部分的卫生资源,然而高昂的收费却使得只有不到20%的人可以享受私立医院的卫生服务;公立医院卫生资源相对不充足,但是却为80%的国民提供健康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中医药无疑因其价廉效捷提高了南非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除了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艾滋病、结核病、疟疾和被忽视的热带病等给南非带来了巨大的医疗负担,对南非医疗卫生体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中医药在艾滋病、疟疾、肺结核等流行性疾病方面发挥了优势,尤其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青蒿素类药品迅速控制了非洲的疟疾发病率。中医药对中风、肥胖、妇科病等常见病,及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病、糖尿病等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当地居民对于疼痛和神经系统疾病,如不同类型的麻痹、帕金森病、脊髓损伤、周围神经病变,骨伤科疾病,以及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和一些西药不能治疗的慢性疾病,常常寻求中医针灸的治疗。”赵静说。
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向南非出口中成药107万美元,位列我国向全球其他国家出口排序第25位;到2012年,近400种常用中草药可以不受限制出口南非。
赵静表示,中医药为南非民众提供了新选择,中成药在南非市场上具有突显的需求量,但目前缺乏标准化的中医药立法和规范。“南非政府对市场上的各种草药制品进行申报登记,但部分我国出口的中药产品存在未经正规注册,仍以食品或保健品名义,通过非正规渠道进入非洲市场的情况,使其无法正规销售与应用。同时,中药仍需执行西药检验与政策标准,也影响了中药进入非洲主流医药市场。”
文章来源:《北京中医药》 网址: http://www.bjzyyzz.cn/zonghexinwen/2021/0302/552.html